特朗普又把澳大利亚丢了!
澳大利亚现任总理阿尔巴尼斯所在的工党 3 日赢得大选胜利,而他不久前一直在民调上落后于反对派彼得 · 达顿。达顿就是几年前作为澳国防部长声称 " 澳大利亚国防军已为参与台海冲突做好高度准备 " 的那个反华政客。西方舆论的共同结论是,特朗普的贸易战和对盟友的严厉言论在最后关头帮了稳健派阿尔巴尼斯的忙,而达顿的主张因为太像特朗普,最终被选民抛弃。这是在一周内第二个因民众讨厌特朗普而发生选举逆转的突出例子。

▲选举期间的阿尔巴尼斯。(图片来源:路透 . 社)
加拿大本周二的大选接受了民调一度落后、但对特朗普持强硬态度的过渡政府总理卡尼,而他的竞选对手普瓦列夫尔也因 " 太像特朗普 " 在最后时刻落败。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是五眼联盟的 " 二眼 ",这两个国家共同在大选中选择了与特朗普保持距离或者对他十分强硬的领导人,而抛弃被视为特朗普效仿者的政党和政客,这是对特朗普的打击,清楚无误地显示了全球反特朗普情绪的持续发酵、蔓延。
截至当地时间 3 日晚上 10 点,澳媒称阿尔巴尼斯的工党已获得 86 个席位,占到议会 150 席位的绝对多数,而达顿的联盟党仅获得 39 个席位,大幅减少了 18 个席位。
《悉尼先驱晨报》认为,特朗普对澳大利亚的铝和钢征收 25% 的关税,然后全面征收 10% 的关税,促使选民倾向于立场平和的现任总理,而远离他的保守派对手达顿,后者的政策和言论与美国总统如出一辙。阿尔巴尼斯此前曾表示,捍卫国家利益十分重要,澳方不会向美国妥协。他形容他的政府 " 稳重 ",必要时可以强硬,但不会反应过度。达顿却反驳说,他的政党在上次执政时,成功从特朗普手中获得了关税豁免,而阿尔巴尼斯做得还不够。

▲达顿曾宣称中国是 " 有生之年我们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 ",他多次因其激烈的对华言论引发争议。(图片来源:天空新闻网)
曾担任警官和国防部长的达顿是典型的对华鹰派,近年来他曾就 " 网络攻击 "" 知识产权 " 等议题攻击中方。他参选时提出削减政府工作人员、反对多元化和 " 觉醒 " 学校计划,甚至承诺推出澳大利亚版的美国 DOGE(政府效率部)服务,这些主张都与特朗普相近。分析人士认为,澳大利亚人对特朗普破坏性贸易战及其对美国亲密军事盟友的关系感到愤怒,随着特朗普的关税动摇了澳大利亚人对美国的信心,并且引发了对经济衰退的担忧,达顿的这些竞选策略适得其反。
两党民意调查和市场研究公司 Redbridge Group 的董事萨马拉斯表示," 这些政策声明基本上使工党更容易让选民相信,达顿是在效仿特朗普。"
而阿尔巴尼斯将自己定位为一位能够带领澳大利亚度过特朗普关税战引发的全球动荡时期的稳健之手。在 2022 年首次出任总理之前,阿尔巴尼斯就一直以低调的领导风格示人。
前工党政府顾问凯利评价阿尔巴尼斯:" 他很久以前就意识到 …… 选民已经厌倦了冲突。而事实证明,这恰恰发挥了他的优势。" 他认为," 周六的连任证明了这种缓慢、稳定且略显低调的做法是正确的。"

▲ 2023 年 11 月,阿尔巴尼斯访问中国。(图片来源:网络)
舆论普遍分析,鉴于美国是澳大利亚的主要军事伙伴,阿尔巴尼斯必须谨慎行事,避免将自己定位为过于反特朗普的立场,而且他还要处理好与中国之间微妙的平衡,因为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澳方仍希望继续向中国出口铁矿石。所以阿尔巴尼斯新政府的最大挑战是如何管理华盛顿、北京和堪培拉之间的战略三角关系。悉尼智库洛伊研究所执行主任富利洛夫表示:" 美国是我们重要的安全盟友,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经济伙伴——而他们目前正处于对峙状态。"
胜选后,阿尔巴尼斯称 " 我们的政府将选择澳大利亚的方式 …… 我们不需要向其他地方乞求、借用或抄袭,我们也不从海外寻求灵感。"《华尔街 . 日报》以 " 先是加拿大,现在是澳大利亚:特朗普因素在势均力敌的选举中助推另一位世界领导人 " 为标题报道阿尔巴尼斯的胜利。

▲悉尼街头的竞选广告。(图片来源:法新社)
虽然特朗普在美国国内笼络了一批 " 红脖子 ",受到民粹主义的拥戴,但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选举所反映出的西方思潮终将向美国国内渗透,挖特朗普支持率的墙脚。特朗普连盎萨国家都团结不起来,更何况一直敢对美国来硬的欧盟国家。他的路终将越走越窄。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推动深海采矿,被指无视国际规则,引发环境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