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敲定金融稳定法在列

❤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4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黄海华在记者会上介绍《全国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下称“立法工作计划”)重点内容。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安排继续审议的法律案14件、初次审议的法律案23件,其中包括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金融法、金融稳定法;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企业破产法、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广受各界期待的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即将迎来新的进展。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二次委员长会议建议,4月27日至30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将审议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三次审议稿。黄海华指出,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三次审议稿进一步充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相关举措,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优化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法治环境。

  按照立法法规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一般应当经三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再交付表决。黄海华介绍,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各方面普遍认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十分必要、意义重大。草案经过反复修改后已经较为成熟,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及早审议出台。

  金融法与金融稳定法的立法进程备受业界关注。为健全金融风险处置的全流程全链条制度安排,中国人民银行近年来持续推动金融稳定法加快出台。去年6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已经对金融稳定法草案进行第二次审议。人民银行3月5日召开的2025年金融法治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今年将加快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推进修订中国人民银行法,配合金融稳定法后续审议工作。

  我国现行的证券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保险法等法律,以及正在推进的立法工作的金融稳定法,都在不同领域强化了金融监管的法治保障,但从整体来看,现行的金融法律体系呈现分散性和局部性的特点,缺乏一部统领全局、协调各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从国际经验看,许多发达经济体已通过基础性金融立法实现监管统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付喜国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曾建议,我国可以借鉴国际经验,结合国情制定金融法,提升国际金融规则话语权、强化金融监管的法治保障。

  作为确立中国人民银行地位的法律,中国人民银行法自1995年颁布实施以来,仅2003年经历过一次大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行长严宝玉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指出,现行中国人民银行法在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管理、金融稳定、金融市场等领域,还存在法定职责不健全、法律手段不充足、履职保障不坚实等问题。为进一步巩固机构改革成果,建议加速完成立法程序,推动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出台。

酒店就“保洁员调包住客港币”致歉,称希望尽早达成解决方案

解放日报:上海深化改革开放,系统集成创新局

【盘前三分钟】4月30日ETF早知道

报告称去年全球军费开支达2.72万亿美元,美国占37%

京东美团争夺的外卖业务,究竟有多赚钱?

金价高位震荡 黄金零售赛道企业多举措应对

李强会见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

阿波罗全球管理:美国卡车运输行业将出现大规模裁员

摘要酒助力第九届中国企业领袖读享盛典 金沙酒业以文化赋能品牌高质量发展

英特尔CEO称与台积电讨论合作问题

英伟达供应商SK海力士的盈利大增158% 得益于AI需求推动 公司维持对2025年高带宽内存(HBM)需求翻倍的预测

毛利率下降、新工厂投产费增加等 海欣食品去年盈转亏 预制菜或成公司救星

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敲定金融稳定法在列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籍贯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