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社联在上海社会科学馆内打造了一处新空间——马克思书房。5月7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主办马克思书房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市对外友协会长陈靖,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共同为马克思书房落成揭幕。
上海社会科学馆自开馆以来,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主题的内容建设主线。
马克思书房是特里尔马克思故居博物馆的内容与风貌在德国之外的唯一一处较为集中的展示空间。内外展墙上布设有丰富的图文资料,内容源自馆内2023年推出的“来自特里尔的问候——马克思生平与著作展”,详细介绍马克思的成长轨迹、革命生涯、家人朋友,并生动展现马克思的学习和工作方式。书房陈设参考特里尔马克思故居、天鹅咖啡馆、大英博物馆等场景,细致再现了马克思生命中的重要历史时刻。书房力求让马克思从教科书中的人名、符号具象化为可以近距离接触的有血有肉的人,让访客身临其境地感受伟人形象与思想力量,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信念,牢牢握住马克思主义这一“魂脉”,在纷繁复杂的思潮激荡中辨明方向。
王为松在致辞中回顾了2023年揭展的“来自特里尔的问候——卡尔·马克思生平与著作展”与各方的合作历程,他引用了马克思女婿拉法格的一句话——“他(马克思)与他的书斋已融成一体,其中的书籍与文件就像他自己的四肢一样地服从他的意志”,希望马克思书房不仅成为展陈和藏书的场所,更能让每一本书都成为研究者得心应手的工具,让每一份文献都能服从探索真理的意志。
上海市对外友协副会长、一级巡视员傅继红表示,马克思将中德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发展新时期两国友谊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市对外友协将继续深化与市社联、艾伯特基金会的合作,学习、纪念马克思,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讲好、书写中德人民友谊故事,在马克思书房续写新时期中德友好往来的佳话。
中央编译出版社和上海社科中心在京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向马克思书房捐赠了马克思手稿高清复制件和表现马克思与挚友恩格斯、马克思与妻子燕妮的两幅珍贵的油画。市公共关系协会会长沙海林、第六届市社联主席秦绍德、市政府新闻办主任陈怡群、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温泽远共同为油画揭幕。中央编译出版社社长郗卫东通过视频祝贺马克思书房落成,未来将和社科中心深化合作,为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作出贡献。
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郎杰明向马克思书房赠送了3D打印马克思头像原件,该展品来自马克思故居博物馆。
马克思书房的建设得到了世纪出版集团的支持,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阚宁辉向书房捐赠了一批精选的马克思主义图书。
市社联副主席、市区域国别学会会长姜锋在发言中表示,马克思来到了中国,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开放、发展给予了根本性的指引;马克思也留在了中国,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推动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陪伴着我们。
伊利集团张轶鹏:持续稳定的盈利是伊利与股东共享发展成果的底气
群核科技开启“杭州六小龙”IPO首秀 费用高企下“节流”难解亏损 房地产下行中如何实现“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