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相册㉙在沪打拼25年,我理解了父母清晨去卖蜜饯的辛苦

❤

【编者按】1999年,17岁的詹清平从福建来到上海。如今,42岁的她通过照片回忆过往,这段回忆的起点是一张与哥哥的合影,合影里,两人穿着同一布料制成的裤子。25年里,詹清平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和小圈子。事业几经沉浮,女儿也长到了当年她刚来上海打拼的年纪。看到女儿拿着第一笔打工赚的零花钱请自己吃饭,詹清平想到自己刚开始工作时刚拿到第一笔钱后为母亲买的项链。在这无形的传承中,她理解了远在家乡的父母,也想让女儿看到自己作为母亲的不断进步。

以下为詹清平的叙述

1983年夏天,我出生在福建莆田一户普通的务农家庭。我从小就跟爸爸妈妈一起上山干农活,午饭就在山上弄个小灶, 烧点粥 ,配上些家里种的蔬菜以及虾米干蘸酱油,这样吃。我家养了三头猪、一头羊和六只鸭子,小学四五年级时,三头母猪生了22头小猪,每天中午和晚上,我都会回家喂猪。还要挤羊奶,羊奶用纱布过滤后,放锅里蒸一蒸,给我瘦小的弟弟喝了补身体,我还和大我一岁的哥哥一起割羊草。多年以后,有一年从上海回老家,那头羊看到拉着拉杆箱的我 ,激动地趴在羊圈上朝我狂叫,就感觉下一秒就要冲出来抱住我。那一刻,我感到很温暖。

小时候,家里有很多果树,橄榄、枇杷、桂圆、杨桃……杨桃可以一个个腌好,去河里脱水,切成一片片做成蜜饯装袋,一袋一两毛钱,橄榄贵一些,能卖到五毛一块钱一斤。我父母挑着去集市卖,很辛苦。每次回来,担子底下都会装着很多硬币,一分两分,一毛两毛,一块两块。看到父母赚钱回来很开心,我和哥哥会把它们整理齐整。

上世纪80年代没有像现在这样拍照如此方便,唯一一张黑白照片(下图)是和哥哥一起拍的,那时我3岁,虽然是黑白照片,但可以看出,我和哥哥穿着同款竖条纹裤子,妈妈给我们买的一块布,叫村上的裁缝师傅量了一下,做了两条宽松的裤子,我记得妈妈说,因为这样可以多穿两年。

这张照片我和哥哥一起穿着夹脚拖鞋,直到现在,夏天我穿夹脚拖鞋都很适应。

中学毕业后,我在老家厂里工作了一年。17岁那年的春节,我和同学去当地的公园玩,一位算命先生非要给我免费看命,他说我8月会出远门。这事说来神奇,那年7月31日,福建台风天,我还在帮父母在田埂里插秧劳作,傍晚回家后,村里的一位亲戚介绍我到上海打工……1999年8月4日,我坐大巴摇到福州,又从福州坐上绿皮车,踏上了上海这座充满传奇魅力的大城市,真是玄学。

我来上海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莆田人开的面包房里做面包,我那时住的地方是老式房子的阁楼,每天早上4点起来,做面包,卖面包,香味中和五湖四海的顾客擦出浓浓烟火气,但因为我是福建人,福建人普通话普遍不太标准,所以我有点不自信。有一天,面包店老板娘带我们去七浦路,看到卖服装的营业员用清晰的普通话,帮人穿搭配得漂漂亮亮,我暗自也想,自己有一天也能像他们这样厉害。

那时候没有网购,人来人往很是热闹……国庆节上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长队让我更是开了眼界。我记得当时的面包店里有杆电子秤,有很多在别的店购物的顾客也会来店里称一下,看看有没有缺斤少两。在面包店的日子里,我慢慢开始学习和不同的人交流,打开话题,懵懂的我也感知到了些许人情世故,感到自己长大了,变得自信了。

2000年,我离开面包房,去了广东半年,半年后又回到上海,再次踏上了平凡的打工之路。工作上,“吃喝玩乐穿”都有涉及,在衡山路一个台湾人开的咖啡厅里,我工作了5年,其间认识4个姐妹,记得当时我们租住在武宁新村,每天4个人都有各自的分工,一个负责烧饭,一个负责拖地,一个负责洗碗这样。我们4人,16岁,17岁,18岁,19岁,分别相差一岁的我们后来成了闺蜜,友谊一直延续到现在,在各自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一直陪伴着彼此。

我(右一)和我在上海的闺蜜们,我们在一起玩已经有25年了。

我与我的另一半在2003年10月12日相识,他来自上海一个普通家庭,那年我21岁,他23岁,风华正茂,2006年2月,我们走进了婚姻殿堂,次月我怀上了我家的宝贝,出生那一刻,她就成了我的小棉袄。那一年,我搬到了顾村公园附近,记得带女儿去打预防针要走过一片片田埂,那时还没地铁,出行很不方便,但过了几年,地铁修好了,公园仍是原生态的公园,这座城市发展的速度让我记忆犹新。

我们结婚时,上海老公给岳父敬茶

我与丈夫的结婚照

我(左一)与丈夫在弟弟结婚时于老家拍的全家照

在其乐融融中,家庭也发生了变故。2006年年底,公公不幸查出来患有小细胞肺癌晚期,在痛苦中,我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照顾起公公和孩子。18个月后,公公离世。孩子3岁后,婆婆辞去了工作,全身心帮我带孩子长大。小棉袄今天也考进了大学,一眨眼,来上海已经25年多了。

我和丈夫、孩子与婆婆的合影

一家三口

女儿小棉袄已经长到当年我来上海的年纪,因为我是个吃货,她用自己打零工拿到第一份工资请我吃了顿烧烤。我第一次打工在老家的工厂做矿泉水瓶,第一份工资是800元,拿到工资后,我冲到黄金店给妈妈买了一根项链,妈妈一直很喜欢。

生完孩子的3年里,我没有工作,渐渐与社会脱轨,开始变得不自信。但我想去克服这份不自信,不被社会淘汰。2010年,我开始接触服装零售业,在中山公园龙之梦附近的品牌店实习。刚开始,我不自信到连店门都不敢踏入,害怕自己做不好。但私下还是花了心思,看身边的人怎么做,让自己恢复起来。

这个过程中,孩子也给了我力量,我想让孩子也看到自己作为妈妈的进步。于是,渐渐地我成了店里的销冠,又被提拔为了店长。2015年,我开始为品牌出差,负责开新店的工作,辗转在江苏和福建的一些地方的十几家店铺,这份工作浓缩了我整个职业生涯的精华,开店前的店铺陈列和采购总是辛苦的,有时要连续地熬夜,其间虽有辛苦,但从店员,代班,到店长……一路走来,我认识到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事,还有一步步建立起的自信与团队合作的默契,让我走到今天。幸好,一路上没有大起大落,平平凡凡。

老家的旧屋

老家的小区,我们家有几套新房子

妈妈还是喜欢在菜地忙碌

陪爸爸妈妈旅游

25年的打拼,上海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她的包容和安全。唯一遗憾的是嫁在上海,没能多陪陪远在福建的父母,随着他们年纪越来越大,在自己做了母亲之后,我也更能理解父母的付出与辛苦。这么多年在上海的顺顺利利,也离不开父母小时候的教育。我常常会想起小时候他们挑着担出去卖蜜饯的画面,我自己初中的时候,每年5月到9月,都会在凌晨4点起床,拿着手电筒到橄榄树林下捡橄榄,然后拿去卖钱,就像父母那样。靠这些钱,每年的学费我都可以自己负担,还留余一些零花钱。尽管父母对我的教育基本是放养的,但一定程度上,他们让我性格中多了坚韧和坚强,独立和自立。随着女儿的长大,终于可以多些时间陪伴父母,回家看看,带他们出去游山玩水。

美联储重磅决议,即将发布

专家分析丨乌美签署矿产协议,展现美外交困境下的无奈

王星昊再胜连笑,夺得中国围棋天元赛冠军

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力促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场

Cursor在由Thrive Capital领投的新一轮融资中吸引了9亿美元

火力全开!中航成飞20CM涨停封板,国防军工ETF(512810)续涨2%站稳半年线!新一轮高景气周期开启?

西安当地回应一男子当街踢打妻子:男子已被拘留,警方妇联街道多方介入

美国200多名高校校长发联合声明,反对美国政府越权

收盘:标普指数创20年来最长连涨纪录 市场关注数据与贸易谈判前景

欧盟据悉认为在全球科技竞赛中与美国脱钩不现实

全国首例上市公司董监高违反公开承诺案宣判,两人一审被判共同赔偿约78万元

岛内质疑赖清德称与美零关税谈判,国台办回应

家庭相册㉙在沪打拼25年,我理解了父母清晨去卖蜜饯的辛苦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籍贯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