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前外交大臣:50年风雨兼程,中欧合作以史为鉴再出发

❤

西班牙前外交大臣、巴黎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院长阿兰查 · 冈萨雷斯 5 月 6 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1975 年 5 月 6 日,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了中欧合作新篇章。建交 50 年来,中欧合作势头向好,前景广阔。

西班牙前外交大臣:50年风雨兼程,中欧合作以史为鉴再出发

漫画作者:中国日报 马雪晶

中欧关系源远流长

文章指出,1975 年的欧洲经济共同体与如今的欧盟有所不同,当时其规模较小,只有 9 个成员国,并且主要关注经济事务。那时的中国也与现在不同,其经济规模只有法国的一半。70 年代末,中国开始实施对外开放政策,这一进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转型。

1975 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副主席索姆斯爵士访华。此次访问为中国与欧共体在 1978 年签署第一个贸易协定铺平了道路。1985 年,双方签署《贸易和经济合作协定》,涵盖农业和农村发展、科技和工业合作、能源、环保问题以及职业培训,由此取代了 1978 年《贸易协定》。在中国全面开启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欧达成的这份新协定有助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现代化,同时实现互利共赢。

1986 年 7 月,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 · 德洛尔首次访华。中方传递出的信息是:将欧洲视为重要的经济伙伴和发展合作的动力,一个团结的欧洲可以成为制衡霸权的重要力量。事实上,这正是中国长期以来释放的明确信号。

2001 年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在这一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欧盟支持中国加入 WTO,认为这是将中国改革纳入多边框架的途径,也是中国经济持续改革、融入全球公平竞争环境的催化剂。

2015 年,中国和欧盟共同促进多边主义,推动联合国通过了以在 2030 年前消除贫困为重要目标的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巴黎协定》,以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最紧迫威胁。

中欧合作前景向好

文章进一步表示,在中欧庆祝建交 50 周年之际,许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近年来,中欧贸易呈现指数级增长,双方单日贸易额超过 1975 年的年度贸易额。与此同时,中欧双向投资也实现了增长。如今,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甚至超越了欧盟。

在当今世界,许多行为体将合作视为一种约束,违反国际法的事例日益增多,一些行为体将开放的贸易视为零和博弈。在此背景下,回顾最初的中欧合作基础或许能带来灵感,进而推动构建更加积极有效的双边关系。

中欧可以围绕共同利益进一步开展合作,包括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对世界上最贫穷和最脆弱的国家更加慷慨,以及建立现代化的国际贸易规则以确保公平竞争的全球环境。中欧都致力于推动公正持久地解决乌克兰危机和巴以冲突,加速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工智能全球伦理框架并推进科学合作。

同 50 年前一样,一个团结的欧洲仍然是维护全球利益的重要力量。中国致力于促进合作与对话而非对抗,这对全球稳定至关重要。中欧构建双边关系应当立足于这样的认知,即双方既存在着明显分歧、激烈竞争,也实现了诸多务实合作。对于正常运转的多极世界秩序而言,中欧双方缺一不可。相较之下,一个充满冲突与混乱的世界并不符合中欧任何一方的利益。

(英文原文刊发于《中国日报》智享汇栏目)

(编辑:严玉洁 王辉)

【责任编辑:严玉洁】

百度Apollo与神州租车达成深度合作,宣布探索自动驾驶租赁服务

外交部:中方反对日本单方面启动排海的立场没有变化

美国零售业Q1财报获利黯淡 反映消费者感受美国关税冲击

银行间市场新推科技创新债券 债市“科技板”配套安排加速落地

龚正会见巴基斯坦卡拉奇市市长穆尔塔扎·瓦哈卜、巴西圣保罗市市长里卡多·努内斯

中年人多活动有助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家属称溺水“美人鱼”仍在ICU,涉事太原海洋大世界暂停营业

美国股指期货跌幅扩大

中金:维持远大医药“跑赢行业”评级 升目标价至8港元

伊朗港口爆炸死亡人数升至70人

孙晓华:弘扬企业家精神,建设书香企业,共建书香中国

哈马斯:愿与以色列达成为期5年的停火协议

西班牙前外交大臣:50年风雨兼程,中欧合作以史为鉴再出发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籍贯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