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明谈笔墨返乡:既耕春圃,念兹乡土

❤

“故乡还在,虽然不是儿时那个模样了,但到底还是能回去,通过笔墨的绘写,其实真正是想回到自己心灵的故乡,一个安顿灵魂的故乡。”年逾古稀的知名画家李学明说起故乡,言语之间一片质朴憨厚,以及浓浓的眷恋。

由中国美术馆、山东省文联、山东大学等主办的“意无尽——李学明中国画作品展”(4月26日-5月6日)这些天正在中国美术馆对外展出,包括“林泉坐忘、湖山放怀、念兹乡土、既耕春圃”四大板块,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则是李学明取材于身边生活、故土风物与民俗人情的“念兹乡土”与“既耕春圃”。澎湃新闻近日就其创作心路与李学明进行了对话。

李学明谈笔墨返乡:既耕春圃,念兹乡土

金农《菖蒲》

李:他的文化气息、内涵,所以我看他的画,他画菖蒲的诗,写得真好,我力求从这上面再补补课。

澎湃新闻:金农最好的还是格调和气息,这影响了齐白石,整个“扬州八怪”里他的格调与气息是最高的。“扬州八怪”之前是八大、石涛,更是各有妙处,八大精纯,更简,而石涛开阔,虽然有时感觉泥沙俱下,但人间烟火味足。

李:是啊。还有弘仁,也很喜欢。

澎湃新闻:你的山水看得出受弘仁的影响,当然弘仁受到倪瓒的影响大。

李:像弘仁那些画,对现在学画写生真的是警醒。我之前跟学生说,现在写生形成一种风气,动不动就去写生,对景写生,像照相一样,写生时把所有的东西全都抄在上面,恨不得一个易拉罐也得放上去,我说你看看写生的时候,多看看弘仁的《黄山写生》,那真是用心写生。

李学明谈笔墨返乡:既耕春圃,念兹乡土

弘仁《黄山图》册

澎湃新闻:现在的很多写生只是用眼写生,不是用心写生,弘仁的写生肯定不是对景写生,黄宾虹也是这样,有时候可能就稍微勾几笔,回来以后再生发,默而识之,迁想妙得,中国画的写生跟西方的透视写生是不一样的,中国画的眼睛是心性的,可以游观,心游万极,完全是不一样的。

李:完全不同,中国画的方式是游观,要是用他们的方法怎么画?

澎湃新闻:我看你画的《湖心亭看雪》卷,就可称游观。其实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与东坡的《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都极其入画。

李:苏东坡的文章为什么那么好,他是大画家,他的文章很有画面感。其实从苏东坡那时候就有很多写意的理论,这在汉代就有,到了齐白石,在把写意与融合民间艺术这方面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

澎湃新闻:齐白石被认为是中国文人画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这与他是个木匠有关系,中国艺术两条线传承,一个是文人画传承,还有一条是民间艺术,从汉代的民间艺术一直到齐白石这样的民间木匠,其实也没怎么断,齐白石好就好在找到了结合点。

李:我是非常喜欢民间艺术。现在的所谓的美院造型都是从西方过来的,苏联那一套,画素描、光影,但对学中国画没有好处,一点好处没有,把中国画束缚住了,因为那个是看一眼画一眼,甚至看好几眼也画不了一笔,中国画恰恰不是这样。比如在一个墙壁上画人,可以从一个脚指头开始往上画。

澎湃新闻:我想起上海的贺友直和程十发先生,他们画人物是从手、从脚,从哪里都可以画起来。

李:贺友直我是太崇拜了,他的《山乡巨变》,那是连环画的巅峰,没有人超过他。

澎湃新闻:而且他极擅于留白,你的留白有没有受他的影响?贺老的留白太好了。

李:在曲阜上艺术系的时候,那时候老师画人物就叫临摹,就是临摹贺友直的。

澎湃新闻:我小时候也临摹过贺友直的连环画。他在世的时候,我与他做过一次很长的对话。记得他说到白描中的画马,一根线要看出马的骨骼、肌体,是瘦是胖、是健壮是能跑的,两三根线就能表现出来,一根线顶人家千万根线。

李:没错,他这一点没人赶上。

澎湃新闻:他也是天分,《山乡巨变》是他到湖南体验生活,他说在现场不写生的,但他回来连一个凳子怎么摆都记得清楚,他夫人讲他脑子像照相机一样,这也真是天分。

李:他也变了几次,一开始不是白描,后来是光影,后来感觉这些东西都不行,最后还是白描。

澎湃新闻:他当时和我说后来是从陈老莲和《清明上河图》取法极多。

李:对,你看他从那里变到这里来,了不起。一个画家学东西,借鉴,这就是会借,真正的大师。

澎湃新闻:肯定对你影响很大,像贺老画《我自民间来》画他自己的成长经历,里面有很多民俗,他的妈妈、姑姑,当时上坟,宁波各种民间风俗,纯白描,读了非常感动。

李学明谈笔墨返乡:既耕春圃,念兹乡土

贺友直《我自民间来》之一

李:他的白描真是无法逾越,好的东西一定是朴实的,他画的人物太朴实了。

澎湃新闻:民间艺术里保留了好多中国艺术中最质朴与写意最本质的元素在里面。

李:没错,民间的造型极简,夸张,最后为什么传神?就把最典型的东西,最传神的东西留下。比如弥勒佛,它就是一个大头,夸张到极致,但一看就是,像汉代的陶、汉俑这些。

澎湃新闻:我现在看盛唐的绘画,反而勾不起来很多的共鸣,反而初唐的好,承接隋代与南北朝余风,魏晋南北朝的各有妙处,当然,汉代最喜欢,朴茂、苍浑,一片天真。

李:没错,像霍去病墓前的那个石虎,让人感动的,似与不似之间的传神,民间很多保留了这个东西,像一些竹雕、木雕,感人。

“意无尽”与画中见我

澎湃新闻:这次展览的名称为什么叫“意无尽”?

李:“意无尽”的名字是我起的,其实也让其他人起了一些名字,但总是觉得没有把我心里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后来叫“意无尽”是受一首诗里面的影响,实际上中国画里面到最后,我画了几十年,画了半个多世纪的画,画来画去,其实最后快到老的时候,才悟出一点意思,纸上才画出一点意思,这个意思是什么呢?这个意思可能是格调,也可能是品位,也可能是境界,也是心、情感,就这些才是画的灵魂,没有这些,画就没有灵魂。中国画为什么这么有生机?正因为有这个“意”,找到这个了,这个画家才会有意思,绘画才有意思。

澎湃新闻:对,而且这个得有人生的修养、阅历、格调和境界,“写意”二字说多了,就像很多平常的俗语,有时候不知道玩味,但一玩味,就像“意”这个字,大有可究之处。

李学明谈笔墨返乡:既耕春圃,念兹乡土

《草堂品茗图》

李:对,实际就是追求这个。

澎湃新闻:记得多年前我与韩羽老聊写意的时候,他说到中国艺术的转折点,即是不是有“我”在,而到了画中见“我”以后,那就不一样了,也就是画家发现了“我”的功能,抒情写意的功能,与所思所想、与情感的抒发、生命的感受直接相关了。其实西方的艺术也是这样,比如印象派,其实就是发现“我”了,塞尚、莫奈、梵高都在作品中发现了“我”这个意思在里面。

李:对,中国画注重一个“我”,有“我”,这个画家一辈子,一生锤炼笔墨也好,积淀功夫也好,写东西也好,各方面的积累。

澎湃新闻:“我”是心性,也是生命状态,情绪情感等等,所以沈从文喜欢说:“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见我”不仅是画画,文章也是如此。

李:这个“见我”也是个很大的话题,也是个很漫长的过程。

澎湃新闻:中国艺术从一开始就是一根线条的锤炼有关,一根线条表示画画、写字人的情绪、生命状态、修养都在这根线条里,所以要有修为的人才能看出来,普通的人也是看不出来的,这里面有一个门槛。

李:确实看不出来,我刚上大学的时候,上写意课的时候,陈玉圃老师是比较有名的,他曾说这一笔下去,有人生,有修养,所有的东西都在里面,那时候完全不理解,这一笔怎么有这么多东西!经过这么多年的修养,人生的阅历,秃了多少笔、撕了多少纸,然后真正到头发白了,渐渐体会到这一笔里就是包含了那么多东西,不是虚的,大道至简,最后真是能见到这么多东西。

澎湃新闻:画家有这些修养和没这些修养是不一样的,线条的质感和转折、顿挫,都会影响你的。我看你的一些画作的构图,非常注重留白,像《星星天》、《观日出》等,留白都特别好,所谓“知白当黑”。

李:中国画的妙处之一也在这个地方,经营就是经营黑白、虚实,中国人画国画,把“虚”和“实”处理好,是非常重要的。我这十来年特别喜欢八大山人,他的《兰亭序》太好了,我临了好多遍。

澎湃新闻:八大山人真的是中国文人写意的一个高峰,他的出现几乎也是一个奇迹,一方面家国之变,他身份特殊,明王室后裔,这是他与石涛相似处,但石涛是人间烟火气更多,八大更精纯,把家国大悲上升到宇宙生命的境界里,这个就不一样了,包括李后主李煜也是。

李:因为他们是亲身经历,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大起大落,大开大合这些东西,有些东西才能深刻。

澎湃新闻:有一种人生生命的思考,我们一直讲中国文人画不是一个绘画的本体语言,是文化和生命的语言。

李:必须得亲身的体悟、经历,有这个东西跟没有,那真是质的区别。中国画就见心、见真的东西,假一点就会露出来。

澎湃新闻:想起来,二十年前我和朱新建聊天,那时候他还在世,2006年,他第一次在上海的展览后,我与他聊过一次,我最后说你用几个字或者说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你的笔墨追求,他说:“就四个字‘真诚朴素’,如果能做到这四个字就很满意了,但可能还缺一点。”

李:朱新建的笔墨很高,非常真,一般人理解不了他。他的艺术上的追求高度,一般人达不到,那种纯度了不起。真诚朴素可能都是我们的追求。

早盘:美股继续上扬 道指涨逾1000点

特朗普签署公告将对汽车零部件关税提供补偿

贵州省卫健委副主任落马,曾被称为“田哥艳姐”

全面停货通知后,国窖1573白酒价格快速上涨

晋景新能早盘涨近5%创新高 公司与晶科订立谅解备忘录

王毅同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会谈

福特4月美国销量增长16%,电动汽车销量大幅下滑

涉“子宫肌瘤”论文现55例男性对照观察患者?山大齐鲁医院:正在调查

山西“订婚强奸案”二审宣判后南昌“锜某某强奸案”引热议法院回应

枪击事件后,印度对巴基斯坦“断水”“断路”“赶人”

美联储“褐皮书”:经济不确定性增加 多地前景显著恶化

南京银行董事长谢宁:坚定推进轻资本转型,持续提升给投资者的回报

李学明谈笔墨返乡:既耕春圃,念兹乡土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籍贯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