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百千万工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

青春在“百千万工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鄢敏 通讯员 岳青  

图 / 通讯员提供

青春之花应在何处绽放?在南粤大地,青年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

有人扎根基层,挥洒智慧汗水,服务山区群众;有人携技下乡,提供专业指导,帮助农民增收;有人回村创业,打开山货销路,带动乡亲致富;有人集结成队,奔赴田间地头,解决发展难题。

自 "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以下简称 " 百千万工程 ")启动实施以来,广东共青团闻令而动,机制化、规模化动员青年入县下乡助力县域振兴;青年学子响应号召,积极投身基层建设,成为 " 百千万工程 " 的生力军,在广阔天地奏响青春之歌。

青春在“百千万工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奏响青春之歌

结伴组队投身 " 百千万工程 "

不知不觉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在读研究生叶崇光来到清远市佛冈县迳头镇快一年了。" 入户宣传政策、整治人居环境、组织研学活动,每天安排得满满当当。"2024 年 8 月,他以乡村振兴志愿者的身份,加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参与火热的 " 百千万工程 " 建设。

早在报考农村发展专业硕士时,叶崇光就下定决心服务乡村。后来,他被师姐何金娟到乡村做志愿者的事迹打动,便立即报名成为乡村振兴志愿者。不只是叶崇光,他的大学室友也全都投身乡村振兴实践,其中 3 人是乡村振兴志愿者。

从何金娟到叶崇光,一批批大学生接力传承,组成 " 百千万工程 " 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近年来,广东累计招募超 1 万名高校毕业生全过程助力 " 百千万工程 " 赋能乡村振兴工作,覆盖全省 91 个县(市、区,含功能区)、1070 个乡镇(街道)、953 所乡村中小学,实现粤东粤西粤北 " 百千万工程 " 首批典型县镇全覆盖。2025 年,广东共青团升级打造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 " 百千万工程 " 专项行动,招募 3000 志愿者入县下乡,以头号力度助力 " 百千万工程 " 加力提速。

同志愿者们一起奔赴乡村的,还有广东青年大学生 " 百千万工程 " 突击队。过去,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往往面临找不到合适地方的困扰。另一边,真正有需要的乡村又难以联系大学生。为此,广东共青团推出 " 百千万校地通 " 小程序,打破校地之间的信息壁垒,供需双方实现精准对接,产生乘数反应。

在河源市土厘村,华南师范大学 " 优‘渔’助乡 " 团队设计安装智能化终端系统,促进现代特色水产养殖业提档升级。在云浮市桂圩村,广东工业大学建立突击队工作站,搭建无核黄皮全生长周期智慧监测系统,数字化赋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据统计,广东共有超 1.6 万支突击队、超 10 万名大学生入县下乡常态化开展县镇村定向服务,带动超 50 万青年深入乡村一线开展 " 三下乡 " 社会实践。

青春在“百千万工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拥抱广阔天地

青年返乡就业趋势更加明显

" 一个小时收到 20 多份简历,大大超出预期。"4 月 26 日," 百万英才汇南粤 " ——青年服务 "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 专题招聘活动主会场上,一家汕尾农业公司的招聘主管收获颇丰。她明显感受到,现在不少大学生愿意回乡工作," 选择不再局限于一线城市。"

当天,带着学生跑招聘会的广东建设技术职业学院(清远校区)教师杨梓民也有类似的发现," 学生们都倾向回家乡就业,希望能帮扶农产品发展 "。

为此,广东共青团重点募集了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企业和大型国企民企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优质岗位,各地市动员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强村公司、文旅企业积极参与。同时,该专题招聘活动以分会场形式,开到清远、汕头、湛江,覆盖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为 " 百千万工程 " 链接优质人才资源。

4 月 28 日,在粤西地区分会场的广东海洋大学,招聘活动聚焦蓝色产业,提供 3803 个岗位。比如,连续多年在湛江开展专项招聘的中远海运公司广州分公司,今年重点推出船舶三副、船舶三管轮、船舶电子电气员三类岗位。" 湛江作为沿海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洋人才资源。" 公司相关负责人希望更多有志青年加入其中。据统计,该分会场共有 2500 余名毕业生应聘,现场投递简历数超 6400 份,1000 多人次初步达成意向。

此外,本次专题招聘活动开设了 " 实习实践助力招才引才 " 专区,依托广东共青团品牌项目 " 展翅计划 " 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和 " 展翅计划 " 港澳台大学生实习专项行动,开发高质量实(见)习岗位超 1.3 万个,为在校大学生(含应届毕业生)、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实习见习机会。暨南大学法学院学生蔡咏妍就是受益者之一。通过 " 展翅计划 " 港澳台大学生实习专项行动,蔡咏妍顺利在广东南方福瑞得律师事务所实习。她也来到招聘现场,以亲身经历为参照帮大家解答疑问。

" 返乡青年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情感,愿意利用自身所学回报家乡。" 广东省 " 百千万工程 " 智库专家、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文晓巍表示,城市就业空间有限,广阔乡村天地大有可为。近年来,得益于 " 百千万工程 ",不少县镇面貌焕然一新,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吸引年轻人回乡大展拳脚。

青春在“百千万工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助力县域振兴

兴乡培育计划赋能青年创新

从浙江 " 千万工程 " 典型村到广东电商运营创业基地,日前,为期 41 天的广东 " 百千万工程 " 青年兴乡培育计划第三期千人创客省级示范班结业。来自全省 21 个地市的百名青年学员经过四周的 " 课堂研学 + 田野实训 ",带着乡村振兴的创新方案与创业热情,开启了兴乡实践新征程。

其间,学员们走进浙江杭州小古城村、永安村及义乌李祖村,与当地乡村 CEO 和职业经理人深入交流,学习农文旅融合、土地整治、集体经济发展等成功案例。之后,学员们分组进驻上届百人典型班学员 " 农道大叔 " 吴岸发的创业基地,通过 " 老带新 " 形式参与农产品电商运营、乡村文旅项目运营等实践,形成多份乡村产业与产品合作的项目设计方案。

今年是广东 " 百千万工程 " 青年兴乡培育计划(以下简称 " 青年兴乡培育计划 ")实施的第三个年头。如今,一批批南粤青年创业兴乡人才正积极投身乡村,以实际行动创造变化。他们就像一粒粒火种," 点燃 " 希望,形成星火之势。

青春在“百千万工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2023 年 12 月 4 日,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腾讯公司、中国农业大学共同发起青年兴乡培育计划,开展线上培训、集中研修、现场实训,组织兴乡市集、兴乡直播、兴乡创业大赛等活动,持续为兴乡青年提供资源对接、落地孵化、宣传推广、资金支持等服务,目的是培养一批爱农民、懂乡村、会经营的青年兴乡人才。广东共青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 " 政府 + 企业 + 高校 " 三方联合培育的模式,探索广东省、市、县各级可复制的进阶式青年培育创新方案,让更多青年成为助推广东县域振兴发展的新生力量。

截至目前,青年兴乡培育计划依托兴乡青年学堂小程序开展线上培训,近 5 万名青年参加线上学习,约 1.1 万人获得结业证书;举办 9 期千人创客班、10 期兴乡沙龙活动,超千名兴乡青年参与线下实训;遴选 100 名兴乡创业青年典型,配备专门导师开展为期半年的跟踪培养。

据介绍,2025 年,青年兴乡培育计划以 " 长效赋能 " 为目标,构建 " 理论—实训—竞赛—孵化 " 全链条培育体系。其中,3 月至 8 月期间,开展 8 期创客班,覆盖超千名兴乡青年;4 月起同步开展 " 创青春 " 广东 " 百千万工程 " 兴乡青年创业大赛;9 月起组建 " 片区陪练团 ",由往届兴乡青年联盟提供全年孵化指导……

" 我们不仅要让青年读懂乡村,更要让他们带着技术和创新扎根乡土。" 广东共青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培育计划将持续打造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平台,书写 " 再造一个新广东 " 的青春答卷。

【青年实践】

今年是广东 " 百千万工程 " 实现 " 三年初见成效 " 目标之年。走进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只见年轻人活跃在教育、产业、基层治理等各个领域,一场青春旋风正席卷各个县镇乡村。

青春在“百千万工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广东工业大学 " 百千万工程 " 突击队:

搭建智慧平台

教农户 AI 养鱼

一套智慧水产养殖云平台,能实时监测淡水的 pH 值、溶氧等指标;一部手机,可以 360 ° 查看鱼群活动状况,仅需少量人力即可养殖上百吨水产品……这不是科技公司的新品研发,而是广东工业大学 " 百千万工程 " 突击队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早在 2023 年暑期," 智捷云 " 乡村振兴实践团历时 14 天走访茂名化州丽岗镇、南盛街道等三地六家不同类型的水产养殖基地,带着调研数据返回实验室进行研究。针对养殖人工成本高、数据监测难的实际问题,实践团建立智慧水产养殖云平台——渔智管家,用以解决水产养殖农户普遍面临的传统渔业转型升级困难。

渔智管家平台可以实时监测养殖环境中的各项参数,如水温、水质、溶解氧等,并收集养殖水产品的生长情况、健康状况等相关数据,提供水产品的溯源查询服务,追溯水产品的来源和流向,确保水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根据南盛街道谢村龙千里合作社水产用户的反馈,使用渔智管家平台,养殖成本降低了 37.5%,养殖利润提高了 40%。" 实践团指导老师黄春光介绍,养殖户运用 " 渔智管家 " 平台,实现手机平板远程掌控渔场,有效提高了渔场养殖效率。

经过实际应用、调研以及再调试升级,2024 年,实践团带上渔智管家平台再出发,在一周时间内走访了三地四家不同类型的水产养殖基地,与村委干部、相关企业负责人、当地农户深入交流,着力解决养殖业数据检测难、人工成本高导致成本高涨的 " 老大难 " 问题。根据实际需求,实践团在钱前村村委会开展智慧技术推广培训,团队成员将渔智管家平台下水安装调试,并详细讲解了水质检测、多源融合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及应用场景。当地养殖户表示,大学生带来的新技术打破了对水产养殖设备的认知," 原来,设备已经可以同 AI 智能、互联网、物联网相融合 "。

" 这次下乡让我深切感受到,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而不断创新。" 实践团成员、计算机学院本科生吴恺盈有感而发。

实践团成员、本科生周之祯随团队返回了家乡揭阳,作为当地人利用语言优势为养殖户讲解并演示团队自主研发的可实时监测氨氮、溶解氧等指标的智慧水产养殖管理平台,普及宣传智慧渔业养殖理念。" 能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家乡做实事,我非常振奋。" 周之祯表示,将继续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把个人成长融入乡村振兴的发展中。

青春在“百千万工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兴乡青年冀麒宇:

"95 后 " 壮族小伙

巧解壮锦传承难题

五四青年节前,2025 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获奖者名单公布,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壮瑶风采锦绣专业合作社社长冀麒宇榜上有名。这位 "95 后 " 壮乡绣郎又火 " 出圈 " 了。

今年 30 岁的冀麒宇,超过一半的人生都与壮锦绑在一起。13 岁那年,太奶奶弥留之际,拉着他的手念叨:" 织壮锦一定要学!" 从此,冀麒宇走上学习传承壮锦之路。

彼时,随着社会发展,大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壮锦逐渐式微,织锦的人越来越少。一开始,冀麒宇也觉得别扭,因为织壮锦的大多是女性,男性屈指可数。但学艺逐渐深入,他对壮族文化的了解越来越深。2012 年,冀麒宇用所学技艺创作设计了一批壮族元素 T 恤,在连山七月香壮家戏水节上被抢售一空,让他坚定了织壮锦的决心。

2020 年,冀麒宇从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系毕业后回到家乡创业,成立了 " 连山壮瑶风采锦绣专业合作社 ",对村民进行壮锦织造技艺培训,帮助村民售卖壮锦作品。创业之初,冀麒宇通过大量的走访和市场调查,曾总结出了 " 制作成本高、生产效率低、面料应用范围窄、销售渠道滞后 " 等问题,这些导致众多织娘不愿意再织壮锦。

为解决壮锦技艺传承困境,冀麒宇团队开设 " 壮锦织造技艺培训班 ",对贫困家庭留守妇女进行工艺和知识培训,通过 " 送培在家,就业在家 " 助力当地贫困村民增收致富。目前,连山壮瑶风采锦绣专业合作社帮扶带动 900 多人就业,学员普遍一年增收 5 万多元。村民们在创新模式下就业更灵活,既能照顾家庭又不耽误务农,既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又实现了家庭增收。

2022 年 5 月,为了拓展销售渠道,冀麒宇加入连山 " 十大网红培育计划 ",主动学习带货技巧,希望为村民创造更多增收机会。冀麒宇说:" 最终目的是,让更多人看到、了解并喜欢上壮锦和连山的壮族文化,让非遗融入日常生活,焕发出‘新姿彩’ "。

青春在“百千万工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乡村振兴志愿者王盈东:

放弃国企工作

返乡服务村民

转眼间,距离王盈东辞掉国企工作并回到家乡阳春做乡村振兴志愿者,已经过去两年。现在回想起当初的决定,他更加坚信自己选对了。" 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得到基层一线去,回到家乡阳春去。"

王盈东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外出打工,他与爷爷奶奶生活。爷爷曾是一名军人,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荣立三等功。年幼的王盈东,经常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启发他长大后要报效祖国、反哺家乡、服务人民。

2018 年,王盈东考进广东白云学院。大学期间,他就热衷于参加志愿活动,包括爱心衣物募捐、宣传无偿献血,等等。" 虽然有时候很辛苦,但看到自己的小举动能给别人带来温暖,我感觉很幸福、很踏实。" 毕业后,王盈东进入国企工作。然而," 到基层去、到山区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 的想法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里。所以,看到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的招募消息后,王盈东激动不已,连夜写下了辞职信,义无反顾地从城市回到农村。

自 2022 年 7 月成为乡村振兴志愿者以来,王盈东始终坚守基层。从走遍阳春 17 个镇街的泥泞小路,到架起手机帮农户卖出 3.2 万斤春砂仁;从机械制图设计节水灌溉系统,到用镜头记录下 40 万点击量的乡村振兴纪实,无论是助农直播、乡村文旅推广,还是美丽圩镇建设、交通安全普法宣传,他都不曾缺席。

" 朝气蓬勃、勤恳踏实,很多志愿活动能看到他的身影。"" 最重要的是他有一颗乐于奉献的心。" 王盈东给村民、同事留下了深刻印象。

王盈东用 3 年时间证明,基层沃土不仅能长出辣椒茄瓜,更能让青春绽放出绚丽之花的动人故事。" 选择基层不是‘吃苦’,而是青春的‘增值’。" 他坦言,无论以后从事哪种职业,都会把志愿服务当作第二事业,伴随一生。

编辑:郑健龙

也门总理辞职

惠发食品(603536)业绩预告收警示函,或引发股民索赔

兴业证券已走出业绩低谷,年报投资净收益暴增近30倍、一季报迎来开门红

特朗普对华关税立场软化背后:想谈判但诚意不足

蜀道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发布,新发现文物遗存297处

法官认定苹果违反反垄断裁决

美媒:多国政策转向 特朗普时代下全球"去美国化"趋势显现

隔夜要闻:本周纳指涨逾6.7% 特朗普称俄乌非常接近达成协议 美国将分批与贸易伙伴洽商降关税条件

“上海论坛2025”年会开幕 上海致力打造合作交流的桥头堡

开盘:美股周一小幅高开 本周市场关注财报与经济数据

澳门特首岑浩辉:多管齐下“答好”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必答题”

解码利刃尖兵丨27年守护大国巨舰“脉搏”他被称为“电工兵王”

青春在“百千万工程”中绽放绚丽之花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籍贯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