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回微信算不算加班?法院判了

❤

放假回微信算不算加班?法院判了

极 · 目新闻报道,2021 年,李女士入职某公司,双方签订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工作期间,李女士经常在休息时间,如周末、下班后、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等,收到公司高层领导发来的微信消息,包括回复工作指令、修改方案等,李女士按照要求完成了相应的工作。

2023 年下半年,因公司业务调整,李女士与公司就离职一事进行协商。李女士要求公司支付休息日的加班工资,共计 12 万元,双方对此未能达成一致。

2024 年 4 月,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法院立案受理了公司与李女士劳动争议纠纷一案。

法庭上,公司辩称,加班须经过审核确认,否则不视为加班。而且李女士从入职至解除劳动合同期间未提出加班申请,其主管领导也从未安排过加班,她本人也从未向公司人事部门申请补报加班时长或申请调休。

法院经审理认为,虽然双方的劳动合同实行的是标准工时制,但根据李女士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相关文件制度、工作事项统计表等证据证明其有利用休息时间回复工作相关问题,且已超出了简单沟通范畴,需要进行实质性处理,对于其提交微信聊天记录显示在工作时间之外处理工作事项的时长应当认定为加班时长。

最终,经核算,法院判决公司向李女士支付 2021 年至 2023 年加班费 9 万元。该公司不服判决,提起上诉。日前,二审法院维持了原判。

承办法官表示,对于劳动者隐性加班问题,不能仅因劳动者未在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工作未经用人单位审批而否定加班,应虚化工作场所概念,综合考虑劳动者是否提供实质工作内容认定加班情况。

随着数字化办公普及," 隐形加班 " 现象频发。劳动者应注意留存加班证据(如聊天记录、任务交付记录等),用人单位也应规范用工管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中青评论曾数次就 " 隐形加班 " 发文称," 离线休息权 " 也应当成为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之一。在现代社会,拒绝隐形加班,确保劳动者能够在工作之外拥有充足的个人时间,是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些年,从最高法、人社部明确 "996 工作制 " 违法,到 2022 年北京、山东等 9 省份集中开展超时加班排查整治工作,再到 " 隐形加班 " 写进最高法工作报告 …… 国家释放出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纠偏畸形加班文化的鲜明信号,确保劳动者 " 在线工作有收益,离线休息有保障 "。

未来,相信随着社会治理更加进步,违法成本逐渐抬高,用人单位 " 任性 " 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少。当更多劳动者敢于直接对不合理要求说 " 不 ",当用人单位懂得自我约束,职场氛围才会更加健康、和谐。

综合自中国 · 青年报、极 · 目新闻、中 · 青评论、人民日报等

美乌矿产协议预计最早于今日签署

2025年度人大立法工作计划将公布:研究启动法律清理工作

第二任期即将迎来百日,俄乌双方依然未能停火,特朗普再对俄发制裁威胁

中天期货:棉花重新走弱 棕榈探底回升

现货黄金跌破3230美元/盎司

徐徕任上海浦东新区副区长

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记

外交部回应菲律宾涉仁爱礁言论:菲方7轮运补均提前通报中方

某国公司向间谍开后门,装间谍软件!数千部手机被感染,使用者包括多国政府工作人员

早盘:美股走高道指涨逾200点 贝森特称贸易谈判有进展

牛市早报|特朗普称或将“大幅降低”对华关税,外交部回应

IBM承诺投入1500亿美元促进美国科技发展和计算机制造

放假回微信算不算加班?法院判了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籍贯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