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矶:物流网络中的闪亮节点|劳动者的书信②

❤

【编者按】

历史的魅力,也许也藏匿于一摞摞尘封书信的褶皱之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双手和土地的联系逐渐松动,人们扔掉锄头、走出村落,跨进流动的世界。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张乐天收集整理了大量劳动者的书信,它们来自乡镇工厂、民营企业、少女心房,也来自异国他乡。字里行间,不仅有商业意识的觉醒、政策变革中的裂隙,还有经济神话下的琐碎......它们是社会转型期的微观样本,描摹出八九十年代劳动者在城乡流动中流转的心事。

五一劳动节期间,我们整理了五组劳动者主题书信,让这些沾着机油与汗水的字迹告诉我们,一群人如何用最朴素的生存哲学,在流动的时代中为自己架起桥梁。

燕子矶:物流网络中的闪亮节点|劳动者的书信②

海报设计/王璐瑶

文/张乐天

1980年前后,每逢寒暑假,我从复旦大学回到自己的家乡浙江省海宁县盐官镇陈家场,总是被我的亲戚、朋友甚至“面熟陌生人”追着问,能否“搞到”废电缆、铜丝、漆包线、三夹板、塑料粒子、铁皮、钢板、螺纹钢、木材、人造丝……

市场化的工商业物流网络带着陈旧的“历史痕迹”开辟着崭新的生活世界,处于新旧交接线上的物流网络有许多重要特征。1980年代初,南京西霞区燕子矶人民公社燕子矶丝织厂是人造丝、线绨被面等工商业物资物流网络中的闪亮节点。何以可能?有些什么特征?该厂厂长陈利民1980-1988年收到的三百多封书信[1],为我们提供了解开这些迷团的线索。

燕子矶:物流网络中的闪亮节点|劳动者的书信②

人·设备·原料

燕子矶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幕府山的东北角,北临长江。作为长江三大名矶之首,它海拔36米,山石直立江上,三面临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飞。登临矶头,看滚滚长江,浩浩荡荡,一泻千里,蔚为壮观。年年春天,燕子飞来,伴着江面波光粼粼,江帆点点,别有一番情趣。

1980年前后,燕子矶历经沧桑,呈现出另一番景象。燕子矶人民公社以及下属的部分生产大队依附着南京化学纤维厂、南京化工厂等国营大厂,先后创办起20多家“队办”或者“社办”小化工厂。

燕子矶:物流网络中的闪亮节点|劳动者的书信②

被面:从燕子矶发出

我国棉布供应一直极其短缺。1954年开始,我国实行严格的棉布配给制度,国家每年发给每个居民一丈多布票,各类棉布产品、丝绸产品,均凭布票购买。1970年代中期,化纤产品出现了,的确凉让人惊艳,线绨被面[2]更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线绨被面可以用较少的布票购得,人们“咬咬牙可以买得起”[3],更重要的是,线绨被面颜色极其鲜艳,花纹极其吉祥。一时间,作为结婚礼物,线绨被面流行起来;一时间,在长三角农村,一对新人“拜天地”,大家最关心“新床里有几条被面”。

燕子矶:物流网络中的闪亮节点|劳动者的书信②

线绨被面的销售季节性较强,春节期间,正值结婚高潮,线绨被面尤其紧张。1982年2月9日,江苏省六合县程桥供销合作社负责人林传辉写信给陈利民,感谢他的热情支持,并告知,目前,程桥供销社与城西供销社都“急需被面供应,望你接信后,速带三件玟瑰红线绨被面来”。信中同时讲到,春节尼龙袜销售季节渐近,如有尼龙袜,希望提供。1985年2月4日,南京百货公司白下办事处永新棉布店要求陈利民提供线绨被面,玟瑰红、大红、血牙红、西红等共500条,“春节将临,货在节前送,越早越快越好。”

陈利民及他的燕子矶丝织厂真的能“躺着赚大钱”?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

当时,互联网还如此遥远,电视、电话还如此稀缺。信息的传递不得不大量依靠人们的口口相传。口口相传的范围有限、效率很低,所以对于陈利民他们来说,迫切需要把信息发布出去,让更多的人、更多的地方知晓。

年复一年,南京市以及栖霞区不断组织交易会,帮助陈利民他们编织物资流动网络,更创造机会让陈利民他们慢慢打造成物流网络的节点。经过多年努力,被面、羽纱作为长销产品,已经与全国许多地方、单位建立了业务联系。

云南晋宁贸易货栈是云南的一个转销点,货栈进货以后,分配到云南部分市、县的商业部门。1985年6月16日,云南晋云贸易货栈给陈利民写信求被面:

想来你们工作一定很忙吧。好久没有与你们联系了,不知情况如何。原来我们是老关系了,所销你们的被面,顾客反映较好,现在为搞好市场供应,满足顾客需求,请支援我们部分线绨被面,价格照原订为荷。具体的线绨被面是玟瑰红700条,粉红300条。

1985年7月14日,江苏省吴县甪直镇桥台桥丝织厂厂长介绍该厂年轻的小陆拜访陈利民,小陆回甪直后写信给陈利民,信的开头是“老陈、阿妹、弟,你们好!自从我12日晚上到了你家以后,你们把我当成亲儿子一样,象亲儿子般对待我……”,我们从这封信里看到了当年“亲情”的建构。

关系建立以后,线绨被面、羽纱就源源不断从燕子矶发出,流向全国各个不同地方。我们从陈利民的收信中看到,在销售过程中,他还必须妥善处理四大难题。

燕子矶:物流网络中的闪亮节点|劳动者的书信②

燕子矶-许村两地情

陈利民的书信体现着物流网络的韧性,也描画出物流网络的不均衡性。陈利民的三百多封书信中有25封来自浙江省海宁县许村丝绸厂,进一步读这些许村来信可以看到,写信人王志华的书信分两个时间段,一是1981年5月到1983年2月,二是从1985年到1986年;写信人盛一禾的书信时间,是从1983年5月到1985年9月。

海宁县许村人民公社在海宁县的东部,向东与杭州接壤,向西是海宁县长安镇。许村农村地区有着悠久的纺纱织布传统,杭州有大量棉纺、麻纺以及丝织企业,而长安镇上更坐落着浙江第一丝织厂,因此,许村一直有获得纺织原料的“近水楼台”之利。1970年代中期,许村就开始创办大队、公社二级丝织企业,改革开放以后,更成为浙江省著名的纺织产业聚集地。许村的纺织产业主要生产传统的棉、麻、丝织产品,而燕子矶则主要产出人造丝及其产品,因此,燕子矶与许村两地有着产业互补的优势。

进一步说,互补需要人的推动,我们从陈利民的书信中看到,燕子矶-许村,两地书,三个人,驱动着被面、羽纱等物的流动,推动着情感的不断升华。

王志华的年纪应当在45岁左右,比陈利民大些,他曾经在信中称陈利民为“小陈”。王志华担任许村人民公社下属一个大队的干部,于1970年代中期创办了该大队的丝织厂,到1980年代初期,他担任了许村公社丝织厂负责人[4]。

王志华最初的书信处处体现着“互助”。我们可以看到的第一封信写于1981年5月16日,信中谈到如何帮助陈利民他们解决设备的安装、维修的话题,信中也要求陈利民:“本厂烧材特别,0号柴油,无法解决,请大队和贵厂方给我解决一点,数量根据对方条件,请着重关心一下,请回音。”刚写完求助的话,王志华又在信结尾处补充了一句“另,陈厂长,上次你们说关于推销羽纱问题,现有我地一个单位需要,请要出售,来人,样品带来,面谈。志华。5.16。”

王志华是人民公社中的干部,身不由已,1982年3月1日,他写信告诉陈利民:

陈厂长,你好!

本月1号收到来信,可好。上次我的来信说,可能来宁,但是,现接上级通知,把我调出绸厂,到邻居厂,在2月24号报到,丝厂工作,如果你来时,找我也是很方便的,有事也可商量,请不必挂念。

关于21支棉纱是不为难的事,总会给予方便。价格问题不知,详细告诉我。人丝问题,国外产,国内产,规格粘胶120#人造丝,有希望落实后,再给我打招呼。总之,还需要帮助我,因为我丝厂也缺少(原料)。现在有些单位要购白厂丝,还要人造丝,要一点被面,我也有的。不管哪一个来,找我。等你确有货料后,我特来宁一次……

王志华在信中告诉陈利民,虽然他已调离许村丝织厂,但是,他是陈利民永远的朋友,燕子矶丝织厂有任何事情,他仍会尽力提供帮助。

1982年以后,王志华与陈利民联系很少。两年多以后,王志华调回许村丝织厂。脱离业务的时间长了,他寻求着陈利民的“指导”:

利民厂长,你好!

近来工作忙吧。上次的回信收到,并知厂长代我操心,想到厂好家好,但我天天盼望来杭便来我厂指导。由于我二年时间不接近此项工作,比较生疏,购销不通路,带来担子重,心急,1,原料紧缺; 2,产品销难,无法外出,关系单位少,确实思想精神有一定压力。所以,再次求厂长帮忙,关于被面问题,丙纶丝织的,有人称尼龙被面的叫法,我们生产的,请你帮助问一下熟悉的店家,我们价格一般来说10.5-11元,如果有什么特殊要求,其他困难,请信告,如果需面谈的话,我前来或专派人来,对不起麻烦你。

王志华“重新出山”不久,直接派自己的儿子去找陈利民,他在信里几次亲切地称陈利民为“小陈”。在另一封信里,王志华还强调说:“我与你们关系,是永久永远性的,是无代价的友谊感情。”

利民友,

你好!好久没见面。并代问全厂职工、干部好。小陈同志,我前后给你二封信,第一封信你给我回信的,但第二封信不知你是否收到。二信内容都一样,你可明白我的意思。因我今天叫老二儿子来你处,1,找你麻烦,联系一下,机织丝问题;2,被面推销问题; 3钢材问题。另外便玩玩,让他看一看,见一见世面,懂些社会知识,不过靠你们帮忙,协助他的工作。小陈,你是有什么事情,可同他告诉清楚,叫他转我。小陈,你上次来信说到杭州玩,来我处,我一直等待,现现时,长久日昐你来。当然知道你忙。没有什么,请大力协助我儿工作。浙江海宁许村纺织厂,王志华,7.8

我们再读读许村盛一禾写给陈利民的书信。

盛一禾是一个年轻人,不知什么原因,盛一禾与陈利民的关系非同一般,我们从陈利民的书信中看到最初盛一禾写的信都是求助信。

老陈你好!

我们长期没有通信了,听说你到志华那里来过一次,我听志华说,你厂老师傅已经回去了,现在你厂要请老师傅的话,我到你厂里来。我们厂里在承包、分组,不是他们不要我,但是工资很低,我家里条件困难,想到你厂里来,如果要的话,请你来信告诉我,如果你厂不需要请老师傅的话,请你到别的厂里去问一下,要的话,请你打听一下工资问题。

我还有一件事要麻烦你,我们那里的单丝尼龙被面,你们这里需要,价格11.5-12元,要的话,你去问一下,什么颜色,要多少量,在信中告诉我,陈厂长,麻烦你了,再见。盛一禾1983年5月13日。

1983年6月25日,他用一个农村青年能够想象的文字感谢陈厂长:

陈厂长你好!

今来信向你问好。祝你切顺利,陈厂长,我们已经回到了家乡,在路上平安无事。陈厂长,我们这次到你处来卖被面,你特别对我们关心,在生活上对我们照顾得很好,关于被面问题你对我们化了不少心血,这次我们非常抱欠,陈厂长你对我们非常热情,我们多次找你麻烦,你还是非常热情,我们,这就是真正朋友。

陈厂长关于放在你这里的被面问题,请你不要心急,慢慢来,你为我们办好,来信告诉我们被面价格,我们就开发票寄给银行帐号告诉你。……你为我们办好,我们不会忘记你的。陈厂长我们的感情要象芝麻开花节节谪,一天更比一天深。陈厂长,你还要为我们解决一个困难,关于我们这次来你处卖被面的事,我回厂要车费工资报销,要求你陈厂长给我们一点人造丝,现在人丝我们联系好,单位款子很快就要汇来你厂。

在此后几个月里,他数次让陈利民帮忙,当然,他有机会也帮助陈利民。例如,1983年7月6日的一封信里,盛一禾谈到,他可以帮忙推销陈利民厂里的次品人造丝。他要求陈利民先把人造丝寄来,否则,“单位的领导说年轻人做事不放心”,人造丝一到,单位一定能马上汇款。

盛一禾于1984年春节结婚。在度过新婚蜜月以后,1984年2月22日,他又写信给陈利民,说自己已经离开许村丝织厂,只等陈利民的回音,可以马上去燕子矶上班。

这封信没有下文,盛一禾应该没有到燕子矶丝织厂上班,因为该年5月10日,盛一禾署名“你的朋友”,写了这样一封信给陈利民:

陈厂长您好!

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就是一年了,你上次的来信我已收到,上次你托我之事,我没有机会,特别在中央84.1号文件精神鼓舞人。农村有了致富门路,我们7户村民也办起了两台绸机,现在有了营业执照和帐号,现在我想托你被面问题,请陈厂长帮我解决一部分,质量问题和上次大不相同,保证在95%以上,如果你能帮我解决的话,请及时来信,不但是被面问题,而且还有两纶丝750-900两种规格,都需要陈厂长帮我这一臂之力,丙纶丝的价格大约每吨多少,望陈厂长来信告诉我,我们终于在3月20日胜利投产。另无他事,有言面谈。

像江苏省南京郊区一样,许村的企业最初都是大队、公社集体企业,起初称为队办企业、社办企业,人民公社解体以后,改称为乡镇企业。1980年代中期,极少数有魄力、有能力的农民,首先冒着风险创办私营企业,乡镇集体企业也先后承包给个人经营。

盛一禾应当是最初的“吃螃蟹者”,他不仅率先办起了私营企业[5],而且半年以后,他还承包了许村丝织厂的6台织机,开始生产人造丝被面。几多求助几多情,推动我们带着好奇心重读陈利民书信,重新观察、琢磨燕子矶,这个物流网络的闪亮节点……

(作者:张乐天,复旦发展研究院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本文经作者授权节选刊发,文内人物均为化名。

[1] 陈利民收到的书信主要集中于1983年到1985年。

[2] 一种纺织品的名称,一般用人造丝为经,用棉线为纬织成的被面。

[3] 线绨被面每条9到11元不等,与当年工资,或者农民的收入相比,算十分昂贵。

[4] 书信中出现过四种称呼,许村丝厂,许村丝织厂、许村公社纺织厂与许村绸厂。

[5] 他的企业是7户联办的,当年也称为“联户企业”。

阿里开源首个“混合推理模型”:集成“快思考”、“慢思考”能力

港股“爱喝茶”!又将诞生一家IPO

美国4月份企业活动增速创2023年以来最低水平

什么是高端汽车品牌?宝马董事长这么说

[深度] 做个“慢半拍”先生又何妨 鲍威尔的抗通胀之战不在朝夕

北京画院上海“点画”:评论家展场一对一评点

港股全线爆发!

特殊时间点,国务院副总理南下

加拿大温哥华车辆冲撞人群事件已致11人死亡

美国前众议员涉欺诈案即将宣判 曾在疫情期间窃取失业救济金

“上报集团文化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赋能平台”揭牌

美国债市:收益率曲线熊市走平 数据及制裁伊朗令市场承压

燕子矶:物流网络中的闪亮节点|劳动者的书信②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籍贯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