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农民跨进流动的世界|劳动者的书信①

❤

【编者按】

历史的魅力,也许也藏匿于一摞摞尘封书信的褶皱之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双手和土地的联系逐渐松动,人们扔掉锄头、走出村落,跨进流动的世界。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张乐天收集整理了大量劳动者的书信,它们来自乡镇工厂、民营企业、少女心房,也来自异国他乡。字里行间,不仅有商业意识的觉醒、政策变革中的裂隙,还有经济神话下的琐碎......它们是社会转型期的微观样本,描摹出八九十年代劳动者在城乡流动中流转的心事。

五一劳动节期间,我们整理了五组劳动者主题书信,让这些沾着机油与汗水的字迹告诉我们,一群人如何用最朴素的生存哲学,在流动的时代中为自己架起桥梁。

当农民跨进流动的世界|劳动者的书信①

海报设计/王璐瑶

文/张乐天

太阳透过窗棂洒满我的书桌,我带着极大的好奇翻开一组组书信:来自江苏省邗江县六圩鞋楦厂的,来自江苏省无锡县港下人民公社特种电机厂的,来自河南省许昌市劳动服务公司的,来自安徽省天长县金集街家用化工厂的……

那些1980年代由一双双农民粗糙的手书写的文字,向我展开了一幅幅他们活跃于其中的生动画面。我读着,设身处地,如一个人类学家走进田野,感悟着信中人的酸甜苦辣,想象着信中事的错综复杂。

曾经,农民的生活艰难困苦,生活本身却十分简单。日出日落,春夏秋冬,一代又一代。改革开放打开了希望之门,吸引着数亿农民离开土地,走出古老、传统的村落,跨进流动的世界。就社会生活而言,无数农民的“离开”与“跨进”宣告着中国现代性的开启。这是宏大的历史变革,重塑着中国人与中国社会。

当农民跨进流动的世界|劳动者的书信①

信息:流动的机会

江浙一带的农民们都知道,除非“面向黄土背朝天”,埋着头在地里干活,一旦想做点别的,尤其要上街,先得“临市面”。[1]

如何“临市面”?最习以为常的方法是“打听”,向其他人探听相关信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农村集市慢慢形成了信息聚集的中心茶馆。人们到茶馆里去了解情况,交流信息,也增进感情。有趣的是,总会出现少数人,他们似乎掌握着很多的信息,可以随时为大家提供信息,被称为“包打听”。

1980年前后,电话极少,更没有其他先进的通讯手段,于是传统的人际传递成了最重要的信息流通方式。当年所说的“八亿农民八亿商”,“八亿商”并不是指八亿人都在经商,而是形容八亿人都在传递商业信息。

最常见的是亲戚、朋友乃至朋友的朋友之间的信息传递,熟识成为信息准确性的基本保证。下面几封书信记录了当年信息流动的情景。

河南农民陈庆生在上海打工几年以后,在上海创建了东灵美容健肤品厂,工商登记在老家河南省许昌市,许多“生意”也与河南相关,他收到了许多来自河南的书信。

当农民跨进流动的世界|劳动者的书信①

诚信:流动的保障

诚信是人的内生品质。诚信履行外部规则,如交税、按合同办事等,直接与个人名誉、企业声誉联系在一起。

当农民离开土地、走出村落,进入流动的世界,诚信的实践就面临着错综复杂的情况,在1980年代尤其是如此。读着陈庆生他们的书信,我们发现当年诚信实践的几个有趣面向。

陈庆生也想认真抓好生产,做出质量合格的产品,让自己的健肤美容产品畅销市场。岂不知美容产品的技术含量较高,陈庆生不得不承受产品质量差的质疑,不得不接受退货,承担经济、名誉双重损失。从1985年11月起,连续三个月,陈庆生连续接到三封信:

1985年11月17日,安徽省天长县金集街家用化工厂郑松林在信中写道:

我们目前业务还可以,就是有许多小包在包装时就有变色变硬现象,有许多发出去后,他们都来调换,而且搅拌后都有变色,有多人反映,也不知什么原因。我也无法回信。

1985年12月8日郑松林又给陈庆生写了一封信,信中写到的质量问题更加严重:

前几天得你许昌小包,打开共计三大包,有二包不能用,都已变质发黄,有的已发硬,有一包,3900包能用,其他两包不能用。你是否可以再寄些来。我们现在等用。

1986年2月18日,上海南汇县金星第二日用化工厂张建新来信,质量问题让双方都受到很大损失,信中写道:

可是至目前,杜英华经手发往北京的5000包产品,仅销去1000包,还有4000包退回。该产品经检查全部变卖,发往湖南的也因变卖退回770包。所以这4770包,我们双方都应负责。因此我想和你约个时候,当面谈一谈处理办法。

当农民跨进流动的世界|劳动者的书信①

钱:流动的源泉

1970年代末,像无数长三角地区的农民一样,当李长贵有机会离开村落从事工商业的时候,眼前如打碎了的万花筒,缤纷斑斓、美妙无比,迷人,更让人疑惑。李长贵眼前隐隐约约出现一幅图像,在一片历史的迷雾中慢慢清晰起来,就是一个大字:钱!

在工商业实践中,钱陷入了“鸡蛋循环”:要生产,先要钱;只有先生产,才有钱!钱成为跨进流动世界中的企业负责人和普通职工积极行动起来的动力,成为他们排除万难前行的源泉。

我们从书信里看到,钱与物的流动有三种情况。

一是应付钱。

1985年12月17日,李长贵派赵林强前往福建进货,遇到运输困难,需要追加许多钱。赵林强不得不在福建崇安县吴屯供销社旅社里写信给李长贵,叫他“及时”寄钱,以便准时把货运回企业。很多环节,只有先付钱,货才可能流动起来。

长贵同志,

从本十日离厂去福建,十一日到上饶因下雪山路滑不通车,十二日下午去崇安,十三日去吴屯综合厂落实鞋楦坯一事。十四日到鞋楦存放点,有货,数字估计一万双不足一点。十五日随同综合厂老厂长去江西铅山办理运输手续。目前运输比较困难,主要是春节前货运量较忙,要我们节后运输,或到弋阳、鹰潭联系,结果再三协商,同意在86年元月5日前运到河口,在元月25日前运到我们厂,并签订了运输合同,预交款3000元,共需运费4700元。就是时间长了一点不理想也没有办法。十六日由铅山回吴屯。我们在24日打电报给你,要汇款15000元一是交运费,二是三角料预交款。当时吴屯综合厂程厂长要我们汇2万元,我们没有同意。他们的理由是把这次货款汇齐,上次欠款暂不要。我们的意见上次结清,这批包括运费汇15000元。私人带东西给现钱。就这样处理的。我们等厂款到,先把铅山运费3000元汇出,才能离开。再到江西等宁波处收款。十七日收到你电报一份,已汇款一万元,还要积极筹5000元,在本月底到吴屯综合厂帐号,86年元月5日前才能把三角坯运到河口。我们俩商量了一下,把事情办好后两人一起回厂,下月5日前同志由杜忠进同志到吴屯监督发货运至河口,防止人一起拖延时间,厂里等坯子生产。再说总共还差款1万多元,防止有借口。等我们到江西住下来,椠电报给你。

关于还欠吴屯款子问题,防止吴屯综合厂不放心,我们采取不断关系,86年6月份交货,订一万双三角料合同。

我们这次肯定把上次三角坯料的发票带回厂。

总之,等款到吴屯帐户把水运费汇出,把事情办好,我们俩离开,杜先回厂,我一人到江西等处。

二是催付钱。

1980年代,一方面,许多物资依然短缺,许多企业仍“有钱买不到原料”,许多商品仍极其紧俏;另一方面,大量乡镇企业、私人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急需销售。后者造成了当时的“先供货,后付钱”的情况。于是,我们在书信里看到了大量催付钱的文字。下面摘录一封江苏省宝应县小君电热电器厂郭得全,写给李长贵的信。

1987年10月17日

李厂长,你好!

上次我寄了两封信给你,谅你一定收到,因为工作忙,未能顾得上回信。这一点我是理解。目前因秋种开始,我不能前拜访,关于货款问题,再次请求帮助,不用多说,有情后感。

小弟。

三是拒付钱。

俗话说,天下有三难,登天难,求人难,要账难。这句俗话有助于我们体察当年种种催钱的、令人难堪的态势。催钱总还有钱,拒付钱则给了物不付钱。当然,拒付钱有各种理由。下面是一封拒付钱的书信,由黑龙江双鸭山矿务局运输处工务段汤玉林写给无锡港下特种电机厂周振华

1988年7月1日

周厂长,你好!

你发来的关于汇款电报已接到,内情尽知,关于拒付原因:

1,你单位所要的款额与签定合同价钱不符。

2,道口栅门的二台不能使用,其中一台电机破损,一台电机短路。

3,后发来的电机容量在于原配电机容量,以致配电盘容量小,不能使用。

因此,现已影响了我单位的道口栅栏门的及时使用,受到了处长的批评,所以,请你速派人按装好道口栅栏门,能够正常使用。

经过我处生产技术科、安检科等有关部门的验收合格后,财务部门才能以此凭证给予汇款手续。

在本文引用的各组书信中,陈庆生创办的是私人企业,河南许昌注册,上海设有主要生产基地。陈庆生与弟弟妹妹同心协力生产化妆品,营销全国。化妆品属于利润较高的产品,他们赚到钱了吗?下面引用妹妹来自许昌的一封信,信中没有任何日期,根据信中讲到的地改市,可以判断此信写于1986年。[3]

哥嫂,好吧!

今去信说明几个问题如下。

1,广告。我收到你的信,立刻把钱汇出800元,请放心,江西的报已经给你邮去,广州、湖南还没有来。

2,郑州王秀兰给咱们来信了,还想合作。我想在没有减税前,叫武给代办一部分行吗?

3,田局长的彩电没有给他,只因现在地市合并,他一直没有来家……关于这个事今后再说吧。

4,平远的姐姐还钱问题,我已给了三千元。是这样,他姐买房子又盖房子,约化费了二万元。房子没有盖起,她的大儿子患了肝癌后期,看病不报销,他姐哭得不得了,没办法,我把丽娟丽强平时存的钱要过来,还有平远的衣服卖了,我们的全月工资和这个月汇款全部挤在一起,和电视机钱,共还了三千元。现在我们四口人连个买菜钱都没有。家十天半月不买三元五元的,现在有了很多盒子,没钱邮。

5,关于妈回来,请你在上海和她老人商量好。妈一个人过生活,一月她老人需用多少钱,请写信告诉我,只因为你给记的有帐。春节前,咱妈把我挤的过年都没有钱,后来把羊肉、平远的烟酒全部卖了,给我的两个女儿交学费。我们过年没有钱也就算了,照样过年,和你比不了就这样到上海了以后,还对你说我怎样的对她老人家不好。你听了后火冒三丈,马上写信责备于我哥哥。第一我不是媳妇第二不是养女,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生活,我是她老人家孝子,现在就不是了。为什么,总的来说,是为了钱,请你想一个好办法,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吗?

仔细读一读这封书信,让人感叹。陈庆生他们折腾好多年,家里似乎仍没有多少钱。他的故事似乎与那个时代流行的“万元户”、一夜暴富的故事不一样。但正是这种“不一样”,才更反映1980年代绝大多数跨进流动世界中的农民的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开启、随着数亿农民们投入到规模极其宏大的工商业实践中,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开通了、航线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真正动力并不来自少数暴富群体,而恰恰来自亿万普通的工商业实践者,来自他们坚忍不拔、知难而上、砥砺前行。

(作者:张乐天,复旦发展研究院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本文经作者授权节选刊发,文内人物均为化名。

[1]“临市面”有着古老的起源。“临”,金文从「臣」从「人」(即「监」省去「皿」),「品」声。「臣」象竖起的眼睛,全字象人低头俯视之形,有居高临下之意,本义是俯视,引申为监视,更引申为了解情况,掌握信息。“市面”指市场上,包括市场上的价格,市场上某物的多与寡。市面更广泛地用于指称街面上、市容以及工商业活动的一般情况,如曹禺《日出》第二幕:“市面要略微好一点,两分多三分利也说不定。”

[2] 信中没有写到上当的具体内容。

[3] 1986年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许昌地区撤销,升为地级市,辖魏都区、许昌县、长葛县、鄢陵县、禹县。

程璧“自由生长”,刘卓辉“被旋律牵着走”

未经授权制作小说推广视频牟利,被告被判赔偿2万元

洗冤录·巴县档案|道咸年间一起家暴案

女子隐私被“上墙”莫名遭网暴,网警揪出始作俑者

年内注销超150家,地方小贷机构将如何求生?

独家 | 瑞幸咖啡高层人事变动:郭谨一不再担任董事长,大钲资本黎辉接任

英伟达CEO称中国在AI领域“并不落后”于美国,两国差距很小

谁将主导“视觉大脑”?中国AI的下一个超级赛道

劝陌生人不要在餐厅抽烟,我上了热搜第一

科技早报 | 中国全景相机在美国被抢购;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LG电子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近50%,营收创历史新高

北部艳阳高照、南部下冰雹,五一长假首日上海天气很“热闹”

当农民跨进流动的世界|劳动者的书信①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籍贯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