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资金“穿底”风险,怎么破

❤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医疗当下的现状是:医保越改革,控费越厉害,老百姓看病要掏的钱就越多,医保资金的穿底风险也越大。症结到底在哪儿?将目光转向基层医改,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县域医共体,是一个公众相对陌生的概念,但深入解剖这个麻雀,可以看到中国医改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县域医共体改革的关键抓手,就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我国传统的医保支付都是“先服务后报销”,也就是“后付制”。这几年医保通过推行DRG/DIP(按病组和病种付费)改革来严格控费,各大医院战战兢兢,生怕超支或违规。特别是基层医院,对DRG/DIP的规则搞不太明白。一些医生对我抱怨,医疗是很复杂的行为,很难一板一眼地按照规定严格执行。

  而医共体实行医保基金“打包支付”,即“总额预付、结余留用”,简单来讲,就是收上来多少钱,就留给医共体多少钱,扣除医疗服务支出后的剩余部分可以由医共体自行分配。这样调整之后,医保基金运行的逻辑就完全变了,一直由医保管的钱袋子回到了医院手里。那么,既然是“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医院当然会主动控费,也不会小病大治。医院最希望当地的居民都不要生病,这就会倒逼医院强化健康管理,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今天最困扰中国的两大问题,一是人口负增长,一是人口老龄化。这两个问题叠加,造成中国人均医疗负担越来越重,也使医保资金面临穿底风险,这在很多县市已经成为现实。

  多位专家认为,无论DRG/DIP怎么改,其底层逻辑仍是“病人越多、医院收入越多”,这与追求病人越来越少的大健康理念存在一定内在矛盾。但这一改革难度非常大,而在县域层面开一个口子,不失为一种先行性探索。

  不过,医改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基层医改更有其复杂性。没有配套性政策,任何好的想法落到基层,都只会是一地鸡毛。县域医共体改革遇到的很多困境,不过是中国医改的一个缩影。

【理响中国·青年学习班】作风建设重在长效固本

75万采购防火墙实为299元路由器?重庆三峡学院发布终止公告:出现违法违规行为

学习时报头版: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

三部门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

恒基地产盘中涨近7% 交银国际维持“中性”评级

何立峰将访问瑞士、法国并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第十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

凝聚多方力量,中国农科院油菜产业专家团部署单产提升新任务

印度航空称巴基斯坦禁飞令将使其12个月内损失6亿美元

500家机构扎堆调研立讯精密!还有这些方向成调研重点

耐克、阿迪达斯呼吁特朗普豁免鞋类产品关税

盘前机会前瞻|华为鸿蒙电脑即将于今天亮相!这几家公司深度参与鸿蒙PC生态建设有望直接受益(附概念股)

保持高位运行,今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800万人次

医保资金“穿底”风险,怎么破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籍贯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