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出发,如果挖一条穿过地心的通道,另一端连接的是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两地相距约2万公里,即使乘坐飞机也需要近30个小时的航程。
阿根廷时间5月10日下午,由解放日报社主办的“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上海声音”主题座谈会暨“上海企业在海外”一线代表交流会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这些年,在“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中阿两国已经从“遥远的朋友”变成“全面战略伙伴”,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与此同时,上海企业不断加大在以阿根廷为代表的拉丁美洲各国的投资和合作,不仅增强了自身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双方民众的相互了解。

在座谈会上,与会者们达成一个共识:中阿两地经贸结构高度互补,合作前景广阔。“最近的美国关税政策反而会有助于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更加友好,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对于这一点,阿根廷战略对话基金会主席、阿根廷(上海)创新中心战略合作方代表罗德里戈· 埃雷拉· 布拉沃很确定。
巨大潜力正在展现
1899年,阿根廷萨米恩托总统号抵达上海,引来民众围观。100多年后,这艘蒸汽三桅帆船成为博物馆船,停泊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玛德琳港,而它访问上海的这段历史,成为了中阿两国友好交往历史中的一部分。如今,就在距离这艘传奇船只1.5公里处,一座标有ICBC(中国工商银行)logo的高楼,是当地的一个地标建筑。
座谈会一开始,工银阿根廷董事长张俊国提及了这艘船的历史。“其实两地之间的交流很早就开始了。”在分析解读了阿根廷的经济情况后,张俊国下了一个判断:阿根廷与中国的产业结构高度互补,在农业、科技、金融、基础设施、文化等领域,双方具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间,“潜力巨大”。

张俊国的这一判断有事实佐证。近期,阿根廷相关鱿鱼渔业监测显示,南大西洋阿根廷鱿鱼资源迎来罕见的高峰,预示着本季可能成为近20年来最丰收的捕捞季之一。这一半个地球外的好消息与上海市民的菜篮子息息相关。2014年,同属上海水产集团的上海金优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和上海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看好阿根廷阿特玛公司的发展前景,一起买下了股份,成为公司的新股东。原公司副总经理雨果·文森成为新公司的董事。
“随着中方人员逐步熟悉、融入,公司启动了扩张计划,新购了3艘新一代的鱿鱼捕捞船,并且纳入了阿根廷本地的作业体系,此外,公司新建了3座先进的冷冻仓储设施,以实现渔获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于公司这些年的变化,雨果·文森颇有感触。通过深化贸易投资合作,中阿双方合力提高了产供链的抗风险能力,而且公司大部分海产品直接投入巨大的中国市场。

与此同时,凭借有竞争力的产品,“上海品牌”也获得了拉美市场的认可。上汽国际墨西哥公司总经理张苇介绍,在墨西哥市场,名爵汽车上市4年,连续3年全市场第8,累计销量突破20万辆,经销商发展超100家,同时,公司不断拓展和推广其他相关业务包括光储充能源技术等新产品线。未来将进一步将产品辐射到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然而,顺利并非天生。距离遥远,语言不通,存在一定文化差异,在合作之初,免不了会产生一些误解。一开始。雨果·文森对于自己在阿特玛的未来确实有过担心,对于如何与从世界另一端而来的新股东进行合作也心存疑虑。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金融业。2012年,中国工商银行收购阿根廷标准银行80%的股份。“一开始阿根廷方对我们也有所质疑,他们会觉得‘你们可以吗?’” 张俊国坦言。
但现在,这种疑虑和担心已经被互相了解、信任和欣赏取代。
“我们的合作相当愉快。”光明食品集团上海水产驻阿根廷总代表陈建新解释,阿根廷方看到公司如何发展,如何整合与当地人的联系后,自然而然地打消了疑虑。”“他们看到上海水产作为国企讲诚信、做事靠谱,信任感随之增加。” 陈建新说。
真诚的交流和过硬的成绩可以消弭误解。 “到现在为止,我们不断超越当地同行,并且很好地融入到了本土市场中。” 张俊国把经历过的跨国合并称之为“在原有的基因之上又带了我们中国的基因”,有了中国技术和发展经验的加持,再加上本土化的融入和国际化品牌的打造,如今,“双方的信任度已经完全不一样”。
罗德里戈· 埃雷拉· 布拉沃表示,近年来,随着更多阿根廷人到中国访问,了解到中国的真实情况,就会对中国产生新的认识。他觉得在美国全球征收高关税之后,中阿之间的交流空间反而更大了,而阿根廷(上海)创新中心也在搭建一座座桥梁,双方未来交流不仅仅是农产品、金融服务,也应该包括文化、电影、媒体等多个领域。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上海企业不仅是经济纽带的搭建者,也是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上海声音的传播者。这其中,媒体也能起到促进作用。从2006年到2024年,18年间,解放日报通过“上海企业在海外”项目已经连续4次派出采访团队走向全球各地,深入20多个国家,实地调研上海企业在基础建设、高端制造、农业食品、文化旅游等领域的50多个标志性项目。
这种调研和记录本身就是一种交流。解放日报社总编辑丁波表示,此次解放日报在地球另一端的阿根廷开座谈会,充分说明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再远的距离也能抵达,大洋阻隔不了真诚交流和合作共赢。
上海市国际文化传播协会会长马笑虹在总结发言中提到缘分与信心。虽然相隔万里,但两地企业缘分很深,合作空间巨大,马笑虹邀请与会企业家和专家更多参与双方城市交流与文化活动,“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我很有信心中阿之间有更多双赢故事发生。”
诺和诺德赢得重大法律胜利:多款司美格鲁肽和诺和泰的配制版药物被禁售